追剪系統是自動化生產線中實現 “動態剪切” 的核心設備,廣泛應用于管材、板材、線纜等連續物料的定長剪切,其核心是實現 “剪刀” 與 “物料” 的同步運動 —— 在剪切瞬間,剪刀速度與物料輸送速度保持一致,避免物料變形或剪切尺寸偏差。追剪系統通常由伺服電機(驅動剪刀)、編碼器(采集物料速度)、PLC(控制核心)三部分組成。
追剪系統的工作流程分為三個階段:同步階段、剪切階段、復位階段。當編碼器檢測到物料輸送速度(如 1m/s)后,PLC 計算伺服電機的目標轉速,控制剪刀加速至與物料速度同步;進入剪切階段后,PLC 保持伺服電機轉速穩定,觸發氣缸驅動剪刀完成剪切;剪切結束后,伺服電機快速減速并復位至初始位置,等待下一次剪切指令。整個過程需通過高速計數模塊(如西門子 FM350)實時采集編碼器脈沖,確保速度計算精度,避免同步誤差超過 。
調試是追剪系統穩定運行的關鍵,需重點關注兩個參數:同步系數與加減速時間。同步系數用于修正剪刀與物料的速度偏差,若剪切后物料長度偏長,需增大同步系數(如從 調整至 ),使剪刀速度略高于物料速度;加減速時間需根據物料特性調整 —— 對于易變形的塑料管材,需延長加減速時間(如 200ms),避免速度突變導致物料拉伸;對于剛性較強的金屬板材,可縮短加減速時間(如 50ms),提高生產效率。此外,需通過多次試切優化剪切位置補償(如設置補償脈沖數),確保定長剪切誤差控制在 ± 以內。
追剪系統:原理、調試與同步控制技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