條形鑄鐵平臺的細刮是在粗刮基礎上進行。細刮的任務主要解決表面質量問題,即接觸精度平面度達到0.01mm/500mm2、表面粗糙度Ra1.6~Ra3.2,同時還要兼顧到形位誤差。細刮的刀跡寬為6-8mm,長10-12mm,刀跡建議采用直推加扭轉法,當任意刮方達到10-12點時細刮階段即宣告中止。
兼顧、條形鑄鐵平臺精刮是在細刮基礎上進行的,精刮的任務是進行提高刮研表面質量,核定形位誤差。精刮要磨好平面刮刀,要鋒利,落刀要穩要輕,特別要避免刀角劃傷表面,精刮刀跡寬5-7mm,甚至更窄更短,視刮削平面大小而變化。刀跡建議采用左扭轉法或右扭轉法,刮削時用力宜小,刮花則例外。
條形鑄鐵平臺經過研磨以后,凸起部分的條形鑄鐵平臺表面顯示的全是黑點,黑點分亮點、濃黑點、淡黑點。這些黑點在刮研中是一個變量。經過連續的交替循環不斷地運作不斷地刮研,黑點由少變稠密,由不均勻分布變為均勻分布。黑點的演變過程,也是表面光潔度、表面接觸精度、表面幾何精度逐步提高的過程。
條形鑄鐵平臺在刮削中對黑點按亮、濃、淡在用力上應有輕重之分,即對亮點、大濃黑點用力要大;對大多數的濃黑點用力要適中;對淡黑點,則保留不刮,待下輪顯示后變黑時再刮。應強調指出的是,對于分布在條形鑄鐵平臺平面邊緣、角落的亮點,因隱布少,易為人眼所忽略,易漏刮。因為漏刮點在研磨時往往條形鑄鐵平臺頂起研磨平板,妨礙黑點的正常顯示,會形成黑點越刮越少的現象。
條形鑄鐵平臺適用于各種檢驗工作,精測量用的基準平面;用于機床機械檢驗測量基準;檢查零件的尺寸精度或形為偏差,并作緊密劃線,在機械制造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。按國家標準計量檢定規程執行,分別為1,2,3級三個級別。
條形鑄鐵平臺在制作過程中先要考慮的是其工藝結構和性能。一方面提高生產率,另一方面要保證質量。在使用過程中要檢驗模樣的完整性,保證無缺陷使用。如果有缺陷要經過修理后才能夠使用。
條形鑄鐵平臺工作表面不應有銹跡、劃痕、碰傷及其他影響使用的外觀缺陷。形鑄鐵平臺工作面的硬度應為HB 170-220。條形鑄鐵平臺相對兩個側面上,應設置有安裝手柄、吊環等吊裝設施的螺紋孔或圓柱孔。設計吊裝位置時應考慮盡量減少因吊裝而引起的變動。155337537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