焊接結構在工程機械、壓力容器中應用廣泛,工藝設計需平衡強度與加工可行性。先根據母材選擇焊接方法,低碳鋼構件常用手工電弧焊,焊條選用E4303;不銹鋼容器則需采用氬弧焊,避免合金元素燒損。焊接參數需精準控制,如焊接10mm厚Q235鋼板,手工電弧焊電流應設為180-220A,電弧電壓24-26V,防止出現未焊透或燒穿缺陷。
接頭設計是關鍵,受拉接頭宜采用對接接頭,搭接接頭需保證搭接長度不小于 5 倍板厚;承受沖擊載荷的結構,需在焊縫處設計圓弧過渡,減少應力集中系數至 1.2 以下。焊后處理不可忽視,重要結構需進行消除應力退火,加熱溫度 600-650℃,保溫 2 小時后緩冷,降低焊接殘余應力。
運行中需定期評估可靠性:一是外觀檢查,每月查看焊縫表面是否有裂紋、氣孔,發現微小裂紋及時用角磨機打磨修復;二是無損檢測,每年對壓力容器焊縫進行 射線檢測,確保內部無超標缺陷;三是腐蝕防護,戶外焊接結構需每兩年涂刷防腐漆,沿海地區需選用氟碳涂料,提升耐鹽霧能力。當結構承受交變載荷時,需每季度檢測焊縫疲勞損傷,避免因疲勞裂紋擴展導致結構斷裂。